在建筑工程中推廣植筋膠加固技術,可有效避免對原混凝土構件表面的破壞,避免構件內鋼筋的二次擾動。
對混凝土構件進行植筋,是在舊混凝土中鉆孔,之后進行清孔,將孔內雜物清除,之后在孔內灌注植筋膠,將鋼筋插入孔內,待植筋膠固化后與鋼筋和混凝土界面產生足夠的粘結力,使鋼筋牢固的與混凝土構件有效的連接在一起。
在植筋施工中,產生主要作用的是植筋膠,將植筋膠灌入孔內后,其在鋼筋的鎖鍵握緊力作用下,固化后能夠產生高強度的粘結力,最終將鋼筋與混凝土有效地錨固連接在一起。這種方法施工速度快,工程量小,便于操作,適用于混凝土結構中補筋、補構件、加固等施工。
鋼筋的錨固深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構件中的深度,錨固深度是為保證鋼筋傳力效果而規定的,如果沒有足夠的錨固深度,鋼筋受力就不能有效傳遞給錨固體。如果鋼筋埋的不夠深,植筋膠的用量也會隨之減少,植筋的強度會有折扣。
那么如何確定植筋深度?植筋深度和鋼筋的取孔深度是呈現正向相關,一般孔深為10d~15d(d為鋼筋直徑)。鋼筋有不同的型號,如果選擇是的10mm規格,那么孔徑要14mm,植筋深度需要達到100—150mm,鋼筋的規格越大,鉆孔孔徑也就越大,深度隨之增加。
但是,這是根據基材強度、鋼筋等級還有植筋膠種類都完全一致的情況下得出的結論,具體還是要看實際的情況。
除了孔徑之外,植筋深度還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共同考慮的,第一個方面是植筋膠本身強度和性能,第二個方面是混凝土構件的強度,第三個方面是節點的抗震能力。
加固時確定的植筋深度不是隨意確定的,要以這四個方面作為設計基礎,再根據詳細的勘測和計算后得出的結果最終確定的,不僅需要查看施工圖紙,同時也需要根據現場測定的數據綜合、植筋的位置判斷最佳的植筋深度。
另外,植筋膠加固時一定要將孔的清潔工作做好,假如孔內有污漬、殘渣就會對后期的注膠產生麻煩,從而影響到整體的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