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布是用于結構加固的新型加固材料,近年來被廣泛推廣運用,然其價格各個廠家差距很大,一直是業內人士及客戶選擇時頗為迷惑、頭疼的事情。
看似差不多的碳纖維布,價格可能相差甚遠,并且客戶乍一看并不能發現明顯的區別,于是很多人在心理作用下往往會選擇更便宜的產品。殊不知,在常人看不到的地方可能存在著巨大的秘密。
是什么因素影響了碳纖維布的價格昵?背后又有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到底該選擇哪一家?
今天,施邦實業小編就從影響碳纖維布價格的幾個可能因素出發,解答你的疑惑:
”偷“絲
很多客戶疑惑:兩個廠家搞宣傳,原料都是進口東麗碳絲,為什么價格差別這么多?這里面可能就涉及到”偷“絲。什么叫”偷“絲?此”偷“非彼”偷“,在加固行業內,”偷“代表減少,意思就是說廠家在生產過程中以減少使用碳纖維絲的絲束的手段來降低成本,進而降低定價。舉個例子,標準的300g/m2碳纖維布,10公分大約有37束絲。如果廠家偷工減料減克重,10公分只用了35.5束絲,少了這1.5束絲,那么成本就降了4%。這個數字單看是不大,沒什么感覺,若長期、大批量生產,省下的成本將是非??捎^的,也難怪部分廠家會爭相趨之了。省了成本,坑了客戶,這是不負責的行為,亦不利于行業的良性發展。怎么辨別廠家存在”偷“絲行為?絲束少了,相應的重量就輕了,對比一下,立見分曉。
大絲束代替小絲束
低劣的碳纖維布,手感不好,硬度大,且厚、密實,與膠的浸漬性差。廠家在生產中為了降低成本,可能用了大絲束碳絲。因為小絲束更貴啊,小絲束碳纖維在工藝控制上要求嚴格,碳化設備造價高,生產的碳纖維布成本高。采用大絲束成本降下來了,可是用于結構加固是非常危險的。50728規定承重結構,對重要結構加固用的碳纖維,應選用聚丙烯腈基(PAN)不大于12k的小絲束纖維,嚴禁使用大絲束纖維;對于一般構件,除使用聚丙烯腈基(PAN)不大于12k的,若配有結構膠,尚允許使用不大于15k的。這是因為小絲束抗拉強度十分穩定,離散性很小,其變異系數均在5%以下,且膠液容易滲透,故在生產和使用中對其性能和質量容易把控;而大絲束變異系數高達15%~18%,甚至更大,可靠性差,故不能用。優質的碳纖維布通常以12k為標準生產,不知道自己購買的碳纖維布k數?沒關系,施邦小編教你一招快速判定碳纖維k數的方法。
原理
本方法系通過檢測碳纖維織物的經紗密度來判定K數。檢測應在室溫條件下,用往復移動式織物密度鏡或直尺,測量一定寬度ai(一般取 ai≥100mm)內碳纖維徑向紗線根數,并按下式計算其經紗密度(Ni):Ni=ni×10/ai(M.0.4)(式中:ni——在ai寬度內紗線的總根數。)
檢測方法
1.將受檢的碳纖維織物平鋪在平整臺面上。在不施加張力的狀態下,把往復移動式織物密度鏡或直尺按垂直于碳纖維紗線方向放置在碳纖維織物上,使織物密度鏡或直尺的標線的左側起點與紗線的同側邊緣相重合。
2.測量織物密度鏡或直尺的起點至最終計數的紗線右側邊的精確長度。
3.樣本量確定:每檢驗批織物取樣1m2;每平方米織物測10個數據。
4.計算得到的經紗密度,以平均值表示。
低劣碳纖維布必然性能差
低劣碳纖維絲一般表現為:碳纖維絲束張力不夠、碳纖維絲束間隙不一致、碳絲原材料差。
碳絲張力不夠:
膠水固化以后,有些碳絲是直的,有一些不是直的,張力不夠形成空鼓;另一方面,很多時候碳纖維布是仰面粘貼施工的,劣質的碳纖維布絲束呈波浪狀,膠水往下滴的時候,波浪區就成了墜點,也就是所謂的空鼓;
碳絲間隙不一致:
碳絲之間是有一定的間隙的,如果有的絲很緊,貼在一起,有的絲很松,也會產生空鼓;
碳絲原材料差:
沒有好的原材料就不會有好的碳布成品,粘貼產生空鼓是必然的了。采用高質量碳纖維布也是節省工程成本的途徑。因為劣質的碳纖維布雖然價格便宜,但是很容易造成空鼓,而空鼓的地方存膠量大,這樣工程整體用膠量也變大了,看似省錢,實際成本更高。從客戶的角度考慮,自然是希望買到的東西越便宜越好,但是作為生產廠家,不應該利用客戶這一心理,采取降低產品質量的手段來降低價格?!币驗閮r格離去的客戶,可能還會回來;因為質量離去的客戶,永遠不會回來“。這句俗到不能再俗的老話,卻揭示了一個品牌長久生存之道:在紛紛擾擾的市場中,一個優秀的加固材料品牌,拼的不是低價,而是品質和服務,只有擁有經得起考驗的產品,擁有創新進取的思維,擁有死磕不將就踏踏實實做事情的態度,才能真正贏得客戶的尊重,才能真正稱得上加固材料領導品牌。
施邦實業小編始終相信,最終占據加固市場的,一定是那些用心經營品牌,堅守產品品質、服務質量,重視消費者口碑的執著者。而消費者愿意為好的品牌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不僅是安全上的保障,他們更是信任這家生產商態度上的認真和技術上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