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不僅危害公共安全,每年都會有很多建筑在火災中受損,無論受損輕重,火災均對建筑結構的使用產生了影響。受損程度不同,結構安全度降低程度也不同。為了安全使用和減少經濟損失,一般對受損輕者進行修復加固,對危險結構進行拆除,以確保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我們的房屋大都是使用混凝土建成,混凝土是以水泥為膠凝材料,加粗骨料(石子)、細骨料(砂)、摻和料、外加劑等,硬化而成的人工石。遇到火災時混凝土在火作用下的機理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表面受火處溫度升高比內部快,內外溫差引起混凝土開裂;
2、水泥石受熱分解,使膠體的粘結力破壞,出現裂縫,表面發毛、起砂、呈蜂窩狀、出現龜裂、邊角潰散脫落等現象;
3、骨料和水泥石間的熱不相容,水泥石受拉,骨料受壓,導致應力集中和微裂縫的開展。
混凝土構件受火的影響可能會開裂變形,且承載性能、強度以及抗震性能均受到一定的損壞,導致火災后建筑物安全耐久性明顯下降,影響其后期使用效果。
所以建筑在發生火災之后,要進行建筑結構檢測、混凝土強度評估,綜合檢測建筑損傷情況。建筑結構所受的損害程度,哪些結構部位受損,如何針對性的進行加固補強,都要根據檢測結果來判定,建筑是需要簡單的修復還是需要拆掉重建。
災害發生后,絕大部分建筑并沒有發生倒塌,但很多建筑結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要對受傷的建筑物繼續使用,必須對此建筑火災后的結構進行檢測與鑒定,并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修復加固設計應簡單易行、安全可靠、經濟合理;要注意被加固構件的節點構造和施工方法,保證加固部分與原結構共同工作并考慮加固對建筑物總體應力變化的影響。鏟除損壞的混凝土,必要時加鋼筋來保證結構部件具有完全的承載力,按照需要的尺寸用相應的混凝土給截面復原,根據各個建筑部位的結構特點,加固處理采用不同的方法。
火災結構加固 1.基礎加固方法
根據不同的地質和原基礎形式采用不同的加固方法,常規采用的方法有:注漿法、擴大基礎底面積法、加深基礎法、壓樁法(靜力、錘擊)、錨桿靜壓樁法、樹根樁或微型樁法等。
火災結構加固 2.混凝土柱加固方法
柱加固一般是采用安放圈套進行的,圈套尺寸的選擇應保證能有足夠地方放置附加鋼筋,并能順利澆灌混凝土:圈套大都做成模板,柱子較高時可分節制作,加固時謹慎地鏟去全部受損松弛的混凝土,保證柱子中不留內部裂縫,必要時采取加支架等安全措施。柱子的加固還應按照應力要求放置附加鋼筋,要采用細鋼筋做箍筋,布置密度要大。
火災結構加固 3.房梁加固方法
尤其是板梁大多總是在下側被燒損,即火災損害主要在受拉區。由于混凝土層剝落,常使鋼筋外露,加固時應加必要的附加鋼筋。在鏟除松弛受損的混凝土層后,再將附加筋放置到梁上,保證附加鋼筋的良好錨接;梁加固應優先采用噴射混凝土。在板上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混凝土覆蓋層不能保持??;二是下面的鋼筋可能外露,個別地方混凝土與鋼筋之間剝離,沒有任何聯接。這兩種情況下都應高度注意鋼筋的強度,要配置足夠的附加鋼筋。對砌體等其它建筑構件的加固也應按類似方法進行。
火災結構加固 3.板加固方法
在板上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混凝土覆蓋層不能保持住,二是下面的鋼筋可能外露,個別地方混凝土與鋼筋之間剝離,沒有任何聯接。這兩種情況下都應高度注意鋼筋的強度,要配置足夠的附加鋼筋。對砌體等其它建筑構件的加固也應按類似方法進行。
千萬不要以為火災離我們很遠,每年都有會火災多發期,其中家中電路引發的火災事故時有發生,另外,冬季取暖設備使用較多,如果取暖設備發生短路,容易引發火災而一發不可收拾。入冬以后,氣候寒冷干燥,空氣濕度降低,可燃物易于著火。一方面,天氣寒冷,城內很多家庭使用電熱器、空調等設備取暖,如果電力線路超負荷、取暖設備質量不合格或使用不當,容易釀成火災。
其次,要注意生活用火的使用,進入冬季,一些家庭喜歡煲湯滋補,由于煲湯所需時間較長,在無人看守的情況下,火一旦熄滅,就會導致大量可燃氣體擴散引發火災。很多火災的發生,都是因為不注意生活中的小細節而引起的,我們在痛心的同時,更需要清醒地認識到,多掌握一點消防知識,在發生危險時就會少一分危險,預防火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火,能帶來光明和溫暖
但若失去警惕
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與災難
敲響消防安全警鐘
關注消防
生命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