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縫的常見處理方法有填充法、灌漿法、結構補強法、置換混凝土法、電化學防護法等。同時也有預應力碳纖維板加固技術、碳纖維布加固技術。本次我們來介紹下置換混凝土加固法(簡稱置換混凝土法)。
一、置換混凝土法
置換混凝土加固法主要是針對既有混凝土結構或施工中的混凝土結構,由于結構裂損或混凝土存在蜂窩、孔洞、夾渣、疏松等缺陷,或混凝土強度(主要是壓區混凝土強度)偏低,而采用挖補的辦法,用優質的混凝土將這部分劣質混凝土置換掉,達到恢復結構基本功能的目的。
二、置換混凝土法的優缺點
為增強置換混凝土與原基材混凝土的結合強度,結合面應涂刷環氧樹脂或混凝土界面劑,并在環氧樹脂或混凝土界面劑初凝前完成混凝土置換,對要求較高或剪力較大的結合面,應置入一定的L型或U型的錨筋。
三、 置換混凝土法的施工要點
施工要點:加固前的卸荷處理,連接處的表面處理,新增層的施工。
1).理想的置換是零應力(或低應力)狀態下的置換,即完全卸荷置換。因此,置換前應對被置換的構件進行卸荷。卸荷方法有直接卸荷和支頂卸荷。
2).在卸荷狀態下將質量低劣的混凝土或缺陷混凝土徹底剔鑿干凈。對于外觀質量完好的低強混凝土,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僅置換受壓區混凝土。但為恢復或提高結構應有的耐久性,可用高強度樹脂砂漿對其余部分進行抹面封閉處理。
3).用于置換的新混凝土,流動性應大,強度等級應比原混凝土提高一級,且不小于C25。置換混凝土應采用膨脹混凝土或膨脹樹脂混凝土;當體量較小時,應采用細石膨脹混凝土、高強度灌漿料或環氧砂漿等。為增強置換混凝土與原基材混凝土的結合能力,結合面應涂刷混凝土界面劑一道,并在界面劑初凝前澆筑完置換混凝土。對于要求較高或剪應力較大的結合面,應置入一定的L型或U型錨筋。
四、主要的施工流程
對于項目較大較復雜的修復工程,一般剪力墻鑿除、加強分為四批次,為確保工程質量,將每批再分為四次完成(采用跳倉法),每批次可按照以下工序施工:
五、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
六、注意事項
1.混凝土置換施工時每次鑿除、加強部位及批次必須嚴格按設計圖紙施工,剪力墻混凝土強度必須等已置換混凝土強度滿足原圖紙設計強度要求后,再進行墻體下一批次混凝土的置換。
2.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好對新舊混凝土澆筑界面的處理,鑿毛、充分濕潤、接漿(或使用其他界面劑),保證連接面的質量及可靠性。
3.質量控制必須從原材料質量抓起,不合格材料一律不得使用,混凝土置換施工時,必須絕對保證所有原材料的質量。